您现在的位置是:前沿 >>正文

销生度观察态深中文3营解密加密市场

前沿12人已围观

简介作为一名在数字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市场真是个神奇的存在。9亿网民,98%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,这是多少营销人梦寐以求的战场啊!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时,有位来自硅谷的创业者感叹:"中国市场就像一座金矿,但你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带路。"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本地Agency的价值。为什么中国加密市场如此特殊?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市场时,被中国网民的数字素养震惊到了。这里的人们对新技术... ...

作为一名在数字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市场真是个神奇的存在。9亿网民,98%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,这是多少营销人梦寐以求的战场啊!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时,有位来自硅谷的创业者感叹:"中国市场就像一座金矿,但你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带路。"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本地Agency的价值。

为什么中国加密市场如此特殊?

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市场时,被中国网民的数字素养震惊到了。这里的人们对新技术接受度极高,而且有着独特的社交生态。记得有一次帮一个DeFi项目做推广,发现中国用户更喜欢在微信群讨论项目,而不是像西方用户那样用Discord。这种差异可不是随便一个外行人能搞懂的。

中国的KOL营销更是独树一帜。和那些只会发美妆自拍的网红不同,这里的加密KOL往往都是技术大牛。我认识的一个头部KOL,金融工程博士毕业,分析起项目白皮书来比专业分析师还透彻。这种专业度带来的信任感,是普通广告投放永远无法企及的。

Agency生态的格局与演变

说到中国的加密营销Agency,我觉得可以用"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"来形容。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。比如Mango Labs,我亲眼见证他们帮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在3个月内打造出火爆社区。他们的秘诀?不是简单的买量投放,而是深度理解中国社区文化,用故事打动人心。

最近新兴的JE Labs也很有意思。创始团队都是90后,但思维极其老道。他们开创的"KOL轮次融资"模式,让很多早期项目找到了生存之道。记得有个项目通过他们对接KOL资源,不仅完成了市场教育,还顺带搞定了种子轮融资,一箭双雕。

如何选择靠谱的营销伙伴?

根据我的经验,选Agency就像找对象,不能只看表面功夫。去年有个项目花大价钱找了家号称"资源丰富"的Agency,结果发现他们合作的KOL都是刷量机器人,血本无归。惨痛教训告诉我们:一定要看团队的专业背景,测试他们的行业认知,最好能实地考察。

我特别建议项目方关注Agency的"本地化能力"。有些Agency虽然挂着中国招牌,但团队都是老外,做的内容总带着翻译腔,中国人看了直摇头。真正懂中国的团队,能把复杂的加密概念翻译成大妈都能听懂的大白话,这才是真本事。

媒体生态的独特价值

在中国做加密营销,媒体资源是绕不开的一环。WuBlockchain、PANews这些头部媒体,影响力远超很多人的想象。记得有个项目上了WuBlockchain的头条,当天Telegram群就爆满了。但要注意,中国媒体更看重内容质量,硬广反而效果不佳。

最近TechFlow的崛起也值得关注。他们把艰深的加密知识做成短视频,在抖音上疯狂吸粉。这种"寓教于乐"的方式,特别适合中国年轻网民的口味。我有个做GameFi的朋友,通过他们的视频教程,用户留存率直接翻倍。

给项目方的实用建议

根据这些年踩过的坑,我给想来中国发展的项目提几个建议:

1. 预算有限就先从KOL合作开始,但一定要找垂直领域的真KOL

2. 内容要"说人话",别整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

3. 合规红线千万别碰,中国对加密的监管非常严格

4. 要有耐心,中国市场需要长期耕耘,想赚快钱趁早别来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中国市场确实机会巨大,但水也很深。找到靠谱的本地伙伴,用对方法,坚持长期主义,才能在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,我们该警惕什么?

    前沿

    记得前几天我重读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时,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。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,但有趣的是,现在回头去看,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"反面教材"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,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。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:上市圈钱→发新股→发永续债→资产抵押→拖欠... ...

    前沿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废墟上的狂欢:破产币为何频频暴涨?

    前沿

    加密货币市场最近的这波上涨行情中,最令人意外的不是比特币的强势表现,而是那些本该"死去"的代币突然复活了。FTT、CEL、LUNA这些曾经的"破产三兄弟",最近一个月居然纷纷上演了暴涨好戏,看得人目瞪口呆。FTT:破产重组预期下的"僵尸币"要说最戏剧性的,非FTT莫属了。这个FTX交易所的代币在交易所暴雷后本应一文不值,但SEC主席Gary Gensler的一番话让它起死回生。老爷子说"重启FTX... ...

    前沿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Telegram的Web3突围:一场关乎8亿用户的金融革命

    前沿

    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在Twitter上疯狂打广告的社交平台,我就忍不住想:除了卖广告和搞金融,难道社交网络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吗?Telegram似乎给出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。为什么是Web3?记得2018年杜罗夫兄弟被迫离开俄罗斯时,我就意识到Telegram注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。这个倔强的社交平台既不愿意像Facebook那样沦为广告商的工具,又不可能像微信那样获得传统金融牌照。但你知道... ...

    前沿

    阅读更多